拿句子网 > 经典句子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一年级(精选115句)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一年级1

1、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2、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3、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4、这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就非常善骑,也很爱马,这首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即便是书生都渴望上阵杀敌,为国建功,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

5、《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夔州歌十绝句之一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瞿塘两崖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悲秋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6、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7、先后也出现了许多杜诗编年、分类、集注、评点等专书,如赵次公、郭知达、蔡梦弼、黄鹤、王奭、钱谦益、金圣叹、杨伦等人的笺注或集注、评析。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9、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1、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12、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13、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14、⑧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15、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16、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17、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18、“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20、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2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2、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3、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 杜甫《夏夜叹》

24、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25、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26、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2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一年级2

1、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4、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5、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6、译文: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7、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10、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1、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3、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野望》

14、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15、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重简王明府》

16、⑥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17、译文: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

1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9、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20、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21、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3、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24、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2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6、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2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一年级3

1、杜甫古诗大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译文: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10、智者诸葛亮与愚者公孙述,最终都化作了一抔黄土;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寥落。

1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13、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16、......................>.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17、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9、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0、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送段功曹归广州》

21、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杜甫《春日忆李白》

2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4、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25、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26、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27、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送司马入京》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一年级4

1、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2、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3、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4、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5、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7、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田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成都府丈人山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六首绝句四首春水生二绝戏作花卿歌春日江村五首春夜喜雨酬高使君相赠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

8、《望岳》(唐)杜甫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一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层”通“曾”(céng),此为通假字,现在多以“层”来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近代才有诗人黄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悬剑山》中写出“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

9、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译文:锦官城每日弦乐管乐杂纷纷,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能得几回闻?

11、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1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3、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14、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5、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16、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17、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②明妃:指王昭君。③去:离开。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⑤朔漠:北方的沙漠。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⑦省识:略识。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1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0、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4、“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25、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2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一年级5

1、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2、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3、杜甫的诗有:《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梦李白》二首《新婚别》《古柏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绝句》《旅夜书怀》《清明》《饮中八仙歌》《曲江》其二《哀江头》《哀王孙》《垂老别》《八阵图》《石壕吏》《登楼》《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寄韩谏议》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7、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